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举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01 [来源]: [浏览次数]:

2月28日14:30,我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在线上进行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的教学内容展开。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王莉主持,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授课老师全部参加。

褚芝鹏老师就专题一的内容从“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如何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如何树立并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四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她首先围绕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进行讲解,从高中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历史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提出近代史纲要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介绍了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视角和方法。

针对专题二的内容,熊梦娟老师重点叙述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国家性质和社会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人民生活带来的沉重灾难。她将近代封建中国衰落的历史与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强大起来的西方资本-帝国相比较,分析清王朝走向衰败的原因和鸦片战争战败的必然性。其次,她列举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梳理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从军、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展现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磨难与屈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为应对侵略所作出的一些反抗尝试。

陈宏泽老师展示专题三,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梦展开,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首先介绍太平天国爆发的历史背景,启发学生思考。多角度介绍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洋务运动同样从三个部分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历史作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展开。陈宏泽还分享了戊戌维新运动讲授过程中的案例扩充和互动思考。

与会其他老师也在三位老师进行教学展示后就专题内容教学更好的展开进行了探讨,并就自己的以往的经验提出了建议。本次集体备课会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从教学导入、案例分析、问题设置、脉络主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抓住主线并理清逻辑关系,充分运用案例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加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